董竹君

董竹君,幼名董阿媛,近代企业家,中国女权运动的先驱,上海锦江饭店的创始人,连续七届的全国政协委员。

董竹君

董竹君,幼名董阿媛,近代企业家,中国女权运动的先驱,上海锦江饭店的创始人,连续七届的全国政协委员。她一生历经晚清辛亥革命、北洋军阀统治、五四运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十年文革、改革开放。


江苏省海门市人,是一个洋车夫的女儿,早年-沦为青楼卖唱女,后结识了夏之时,进而跳出火坑,1914年结成伉俪。后来,不堪忍受封建家庭和夫权统治,再度冲出樊笼开创新的人生,1934年离婚。历尽艰难险阻,她创办了上海锦江饭店,南京及上海军政要员也经常出没于此。卓别林访问中国时,他曾在锦江饭店品尝香酥鸭子。解放后,董竹君将饭店无偿捐给了政府。1997年12月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生前著有自传《我的一个世纪》,1999年被拍成了电视剧《世纪人生》。


少年


董竹君,父亲本姓东,后改姓董,性格耿直自尊,拉黄包车。母亲姓李,勤俭能干,因为家计艰难,喜欢叫苦连天。父母虽穷,但是还是把她送到了私塾中念书。后由于父亲患了伤寒症,无奈之下,她只有中途辍学。由于父亲身体直落千丈,无奈之下把她押给青楼做三年“清倌人”。


结婚


卖艺不卖身。两年后,她装病逃出淫窟,与常在青楼出没的


革命党人夏之时结婚。前赴日本留学,入读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


1915年夏之时奉命回四川,临行前,他给了董竹君一把枪,叫她防贼。若是做了对不起他的事。则用它 。他还急召在上海南洋中学读书的四弟到日本陪二嫂读书。用意无非是监视她的一举一动,以免她获得自由就红杏出墙。1917年秋,董竹君从东京御茶之水女子高师毕业后,原想补习法文,前往巴黎留学,但夏之时一定要其返回四川合江。


1919年,由于夏之时在四川-中错跟了人,被解除了公职。于是他吸食了鸦片,脾气越来越坏。在董竹君患肺病避居的三个月里,他从未去看望她。


在苦闷的心境下,董竹君依然自强不息。她开办了“富祥女子织袜厂”和出租黄包车的“飞鹰公司”。后因为经营不善,导致惨惨淡关门。


离婚


1929年,分居五年后,董竹君在上海与夏之时正式签署离婚协议。她只提出了两点要求:其一,夏之时不要断绝抚养费;其二,一旦她有个三长两短,请夏之时念及情分,培养四个女儿大学毕业。但是后来夏之时并没有履行,还强迫其交出孩子。董竹君予以拒绝。


离婚后的最初几年,董竹君去得最多的是典当行。1930年春末办起了小规模的群益纱管厂。董竹君经过高人指点,远涉重洋,招回了一万元股资。1932年1月28日,侵华日军进攻上海闸北,群益纱管厂遭到炮击,停工。


1935年3月15日,锦江川菜馆正式挂牌营业。开门便是满堂红,上海滩青帮、红帮的头面人物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是这里的常客。南京及上海军政要员也经常出没于此。卓别林访问中国时,曾在此品尝了香酥鸭子。1936年初,董竹君办了锦江茶室。


1940年冬,董竹君前往菲律宾,后与大女儿国琼被误认为日本 ,幸亏友人相助,才脱离险境。1945年初,董竹君回到上海,但是当时的锦江两店已被代理人张某某弄得面目全非。董竹君战战兢兢,见机行事,方才化险为夷。上海解放后,她遵照上海市-和市委的指令,以锦江两店人员为班底,创立了锦江饭店。董竹君将自己含辛茹苦十六年所赚得的十五万美元全部奉献给了国家,还交出了自己的花园住宅,她只保留了郭沫若书写的《沁园春》词和一套文房四宝。


策反杨虎


董竹君策反杨虎,为营救张澜、罗隆基立下头功 。


1949年5月,中共上海地下党负责人吴克坚根据周恩来、李克农的指示精神,展开了营救张澜、罗隆基工作。吴克坚认为,营救张罗,杨虎是个关键人物 ,因为他在国民党上海警备司令部中有得力的部下阎锦文。


吴克坚同董竹君商定,通过国民党军官郭春涛约杨虎到董竹君的家(愚园路1320弄1号)秘密会晤,开始杨虎对营救张罗有些为难 。


吴克坚见状便对杨虎说:“请杨司令再考虑考虑,如果实在为难,就算了。”当场,杨虎没有表态……


1945年2月,在吴克坚通过杨春涛认识杨虎后,他曾通过董竹君多次做杨虎的工作 。


董竹君先先是同中共上海局的张执一同志联系,后才同吴克坚同志联系。她住迈尔西爱路期间,曾受吴克坚指示,把此处作为地下工作者碰头的密点 。


吴克坚和董竹君在斗争的风雨中结成了革命友谊,他们在策反杨虎,营救民主人士,掩护革命同志中有不少传奇故事 。


一天晚上,杨虎来到董竹君凡尔登花园31号家中探望她。董竹君见杨虎一进门就愁容满面地坐在沙发上,就趁机和他谈局势 。


“杨虎,现在形势变化很大,你应分清局势,为自己以后想想。”杨虎点点头,没有言语 。


董竹君接着说:“像你这样的地位、资历、名望,完全可以为国家、老百姓做些有益的事 。”


杨虎还只是点点头,并说:“我只知道你对企业有兴趣,不问政治,想不到你把局势分析得很清楚 。”


“这是由于爱国心的关系,中国人嘛 !”董竹君回答道。


那次虽没有深谈,但董竹君已知杨虎是位可以利用的人物。她将这些情况及时向吴克坚作了汇报 。


之后,吴克坚多次约杨虎到董竹君的住处深谈,使杨虎看到了自己的未来 。


杨虎在董竹君护送青年男女去苏北淮阴解放区,虎口救出游击队员等工作中都做了不少有益的事情。


在营救张罗行动的关键时刻吴克坚想起杨虎 。正是杨虎和阎锦文的出面才保证聊营救行动的成功。


去世


1997年,与世纪同龄的董竹君97岁,在其住所接受《读书时间》栏目的专访。主持人感佩她坎坷一生、屡经磨难却一直健朗如初。该专访节目播出56分钟之后,董竹君因患感冒不治去世。

名人图文
  • 杜心五

    杜心五(1869-1953),名慎媿,又名南北大侠,清同治八年(己巳)十一月初三日,出生于慈利县江垭乡岩板田村,后迁居熊家庄乡白岩峪村。人称南北大侠,中国近代著名武术家。...

  • 何震彝

    何震彝(1880-1916),字鬯威,号穆忞,与杨圻、汪荣宝和翁玉润号称“江南四公子”之一。1880年生于扬州,在瓠园中长大。性聪敏,12岁能诗,博闻强记,可操英语、日语等外语,出口成章...

  • 黄濬

    黄濬(1891—1937),字秋岳,福建福州人。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政客,汉奸。自幼随外祖父读书,有“神童”之誉,与同乡陈宝琛、严复等人贵识,受知于梁启超。1902年,至北京,就读京师译学馆。...

  •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

  • 步翔棻步章五

    步翔棻,字章五,开封市杞县步大楼村人,号翰青,自号杞人、林屋山人。他自幼聪慧,学业出众,参加童子科考全县第一,后来到开封信陵书院和明道书院学习,因诗文功底深厚,受到师长的器重。...

  • 袁克定

    袁克定(1878-1955年),字云台,别号慧能居士,河南项城人,袁世凯长子,原配于氏所生。...

  • 闵尔昌

    闵尔昌(1872—1948),初名真,字葆之,号黄山,晚号复翁,江都(今江苏扬州)人,秀才出身。袁府幕僚,文史名家。...

  • 齐燮元

    齐燮元(1879—1946),字抚万,河北宁河人。北洋陆军学堂炮科毕业。曾任江苏军务督办、苏皖赣巡阅副使。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北平投靠日本,沦为汉奸,10月与-敏、王揖唐等组织伪政府筹备处,策划成立伪华北临时政府。...

热点名人
  • 任凯南

    任凯南(1884—1949)湖南大学校长,经济学家。湖南省湘阴县(今汨罗市)人,1884年8月出生于湘阴县塾塘乡。青年时期聪明好学,曾考取秀才,后考入......

  • 徐恩曾

    徐恩曾(1896—1985),字可均,吴兴(今湖州)双林镇人。早年毕业于南洋大学,后去美国留学,习电机工程。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参加陈果夫、陈立......

  • 吴元炳

    吴元炳(?—1886)字子健,河南固始县城关人。咸丰十年进士,从团练大臣毛昶熙回籍办团练。累功超擢侍讲学士。署湖南布政使、擢湖北巡抚,调安徽,再调江苏......

  • 李鉴堂

    李鉴堂(1895~1950)字子厚,号鲁逸。山东海阳人。出身医学世家,从其父学医10余载。擅长中医儿科,先到辽宁丹东行医,1937年到西安开设儿科诊所......

  • 唐瑛

    唐瑛,生于1910年,其父唐乃安曾留学德国,是沪上名医。其兄唐腴庐是宋子文最亲信的秘书。唐瑛毕业于旧上海的中西女塾,也是张爱玲就读过的圣玛利亚女校前身......

  • 胡适

    胡适(1891.12.17—1962.2.24),汉族,安徽绩溪上庄村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

  • 程刚

    程刚,又名程济华,1910年7月出生在四川省重庆市沙坪坝区蔡家湾一个小商贩的家庭。少年家贫,只读了两年小学就辍学到一家汽车修理厂当徒工。17岁时,程刚......

  • 章太炎(近代著名朴学大师)

    章太炎(1869年1月12日-1936年6月14日),名炳麟,字枚叔,初名学乘。后改名绛,号太炎。早年又号“膏兰室主人”、“刘子骏私淑弟子”等。中国浙......

  • 陈魏

    陈魏(1885—1971),浙江绍兴人,自幼父母双亡,由姨夫马幼渔携往苏州抚养,后入中西小学堂就读。1901年,陈魏由苏州返回浙江,投靠时任宁绍台道的......

  • 彭湃

    彭湃 (1896-1929)出生于海丰县海城镇的一个大地主家庭。1921年5月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回国后在广州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转为中国共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