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格非
李格非(1916-2003)著名语言文字学家、辞书学家,武汉大学“五老八中”的“八中”之一。,1945年武汉大学文科研究所研究生肄业,留校任教。建国前夕,李格非参加了新民主主义协会的政治活动,投入反饥饿争民主的斗争。
建国后,他作为青年教师代表参加学校接管工作,是武汉大学第一届校务委员。1953年以后,李格非提出传统语文学与现代语言学相结合的命题,为传统语文学得以更新和发展开拓了新天地,从而也丰富了语言学研究的内容。
1953年至1955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进修。由于积极进取,李格非于1956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李格非被派往苏联莫斯科大学东方语言学院中文系讲学,任客座副教授、教授,为该校教授和研究生讲授《文心雕龙》、《汉语诗、词、曲声律问题讨论》、《汉语方言》、《汉语词汇史讲话》、《汉语语音史讲话》等课程,培养博士生和副博士研究生。回国后,历任中共武汉大学党委委员、武汉大学校务委员、中文系副主任,湖北省语言学会副会长、湖北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李格非专长传统语文学,对文字、音韵、训诂有较深的造诣。多年来,他不断丰富完善自己的见解,不仅清晰地表述了传统语文学与现代语言学理论相结合的原则,而且进一步统语文学与文学相结合的主张。他能诗词、善戏曲、爱文学,甩实践来体现自己的主张。他创作了许多诗词,写作了阐明戏曲音韵的论文,还有些精辟的见解正在整理之中。
李格非教授执教40余年,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培养了大量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国内外汉学界有一定的影响。
李格非担任国家文化重点项目《汉语大字典》常务副主编后,10余年来,不辞劳苦,呕心沥血,主持编纂工作。为改变我国“大国家,小字典”的落后状况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然而,李格非虚怀若谷。他认为,《汉语大字典》得以成书出版是党中央精心领导的结果,也是川鄂两省全体编审、和出版发行的同志长期团结奋斗的成果。
李格非已发表的著作有《汉语‘儿词尾’音值演变问题商榷》,《从吐鲁番出土文书地名用字‘力、芳、棘’的考辨谈到古汉语复辅声母的分合现象初探》、《就几项训诂变例讨论古汉语音义联系问题》,还有关于汉语语文学、音韵学、训诂学、戏曲语言、诗歌语言等方面的一些文章。与他人合编的有《元明清文言小说选》(与吴志达合注),此书囊括了文言小说的精粹,不仅对文学史、文学创作有较高的价值,而且为语文学的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使语文学从经学的樊篱中解脱出来。
2003年3月27日,李格非教授在武汉逝世,享年88岁。
张永安
张永安,文革前执教于武汉大学中文系,为武汉大学中文系“五老八中”的“八中”之一。...
缪琨
缪琨,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文革前执教于武汉大学中文系,是“五老八中”的“八中”之一。...
陈登恪
陈登恪(1897.2.12~1974.11.18),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武汉大学中文系“五老”之一...
黄焯
黄焯(1902~1984)语言文字学家。字耀先,一字迪之。湖北省蕲春县人。国学大师黄侃之侄。1927年毕业于武昌中山大学中文系。曾在南京任教,后任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席鲁思
席鲁思(1896~1966),即席启炯,字鲁思,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武汉大学“五老”之一,人称“鲁老”。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伍家桥乡人,系席宝田侄子。他父亲席业,是前清秀才。...
徐天闵
徐天闵(1888~1957)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诗人。原名徐杰,字汉三,安徽怀宁(今属安庆市)人。世居近圣街。生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
李健章
李健章(1912~1998 )古典文学研究专家。笔名晦之,安徽合肥人。193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曾任四川江津国立第九中学国文教师。1941年应聘回武汉大学(战时在四川乐山),任中文系助教。...
周大璞
周大璞(1909-1993)著名语言学家,精于训诂学、汉语史、语文学,武汉大学中文系“五老八中”的“八中”之一。1909年出生于河南省固始县李店乡周围村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