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席鲁思
席鲁思(1896~1966),即席启炯,字鲁思,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武汉大学“五老”之一,人称“鲁老”。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伍家桥乡人,系席宝田侄子。他父亲席业,是前清秀才。他从小随父读书,勤奋刻苦。稍长,博览群书,废寝忘食。
民国初年,他父亲在北京任国会议员,全家北上。他留京数年,一方面搜购书籍,努力研习;一方面与京师名流学者陈垣、杨树达、吴承仕、高步瀛、尹炎武、孙人和等,成立思辩学社,共同切磋。是时,他才26岁,是该社最年轻的社员,得到许多长辈称许。
其后,他父亲携眷南归,在汉口稍作勾留。经吴承仕的介绍,他到武昌高等师范谒见当代文字学大师黄侃,两人畅谈竟日。黄侃对他的学识很表钦佩,当面留他在高师任教,他婉言谢绝。黄又致函坚请他留在武昌讲学,他因全家返湘,不愿独留,就与家人一同回乡。不久,县人雷铸寰在衡阳创办船山中学,他应聘到衡阳讲学数年。船山中学停办后,他去湖南大学中文系任教近十年。
抗日战争时期,大专院校纷纷西迁,他去安化国立师范学院担任教授。抗战胜利后,去武汉大学任教,历时二十年,该校中文系有五位教授声望很高,人称为“五老”,包括刘永济、刘博平、陈登恪、席鲁思、黄焯(后有所变化,包括徐天闵)。他平生治(学谨严,以经、史为基础,然后博览诸子及名家诗文集。他很不赞成对一字一名一事一物作繁琐的考证,而主张讲明大义,考证源流。他对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极为钦佩,曾通读数次,对重要历史事实,能原原本本讲出,如数家珍。他特别精于小学,对许慎的《说文解字》造诣尤深。他先后在各高等院校讲授文字学,口讲指画,深入浅出,闻者忘倦。
去世
他少时精研《文选》,主张辞必己出,陈言务去。为文典雅,文采斐然,散文骈俪,两体俱精。但生平为文,皆不留稿;所编讲义,虽满筒盈箱,却不肯轻易流布,因此无著作行世。1966年,“文革"初期被揪去陪斗,他说“士可杀、不可辱!”坚决进行 。是年6月卒,年70岁。
张永安
张永安,文革前执教于武汉大学中文系,为武汉大学中文系“五老八中”的“八中”之一。...
缪琨
缪琨,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文革前执教于武汉大学中文系,是“五老八中”的“八中”之一。...
陈登恪
陈登恪(1897.2.12~1974.11.18),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武汉大学中文系“五老”之一...
黄焯
黄焯(1902~1984)语言文字学家。字耀先,一字迪之。湖北省蕲春县人。国学大师黄侃之侄。1927年毕业于武昌中山大学中文系。曾在南京任教,后任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席鲁思
席鲁思(1896~1966),即席启炯,字鲁思,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武汉大学“五老”之一,人称“鲁老”。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伍家桥乡人,系席宝田侄子。他父亲席业,是前清秀才。...
徐天闵
徐天闵(1888~1957)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诗人。原名徐杰,字汉三,安徽怀宁(今属安庆市)人。世居近圣街。生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
李健章
李健章(1912~1998 )古典文学研究专家。笔名晦之,安徽合肥人。193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曾任四川江津国立第九中学国文教师。1941年应聘回武汉大学(战时在四川乐山),任中文系助教。...
周大璞
周大璞(1909-1993)著名语言学家,精于训诂学、汉语史、语文学,武汉大学中文系“五老八中”的“八中”之一。1909年出生于河南省固始县李店乡周围村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