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敏中

向敏中(949年-1020年4月23日 ),字常之,开封(今河南开封)人 ,北宋大臣。父向瑀,曾任后汉符离令。

向敏中(949年-1020年4月23日 ),字常之,开封(今河南开封)人 ,北宋大臣。父向瑀,曾任后汉符离令。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及第,历任工部郎中、给事中等。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拜同平章事。受任后,向敏中谢绝客人,门庭寂静无声,真宗因而称赞说:“敏中大耐官职!”咸平五年(1002年),复拜相。


晚年因买薛居正宅院,并与张齐贤争娶左领军卫将军薛惟吉遗孀柴氏,被指责“洁之操蔑闻”,贬户部侍郎,出知永兴军。


天禧四年(1020年)去世,年七十二岁,真宗为其废朝三日,追赠太尉、中书令,谥号文简,后加赠燕王。有文集十五卷。


向敏中的父亲向瑀,在五代后汉时曾任符离县令。向瑀性情严肃刚毅,只有向敏中一个儿子,他亲自教育督促,不假脸色。向瑀曾对向敏中的母亲说:“光大我门庭的,是这个孩子。”向敏中后随向瑀赴调京城开封,有书生从门前经过,看见向敏中,对邻居的母亲说:“这孩子风骨秀异,尊贵而且年寿高。”邻居的母亲把这件事告诉向敏中家,等到出来时,书生已不见了。向敏中二十岁,父母相继去世,但他能刻厉自立,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贫寒。


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向敏中考中进士,授官将作监丞、吉州通判,就地改任右赞善大夫。获转运使张齐贤举荐,受征入朝,任著作郎。太宗在便殿召见向敏中,他对答明畅,得到太宗的称许,被任命为户部推官,出任淮南转运副使。当时掌领外郡财计的人,都因权宠自尊,所到之处令人畏惧,向敏中不崇尚威察,以礼对待同僚部下,勤于劝勉,致力于整治选拔人才。有人推荐他有军事才能,太宗召他入朝,打算任命他为诸司副使。向敏中恳切辞谢,便进献所写的文章,加官直史馆,遣还淮南任职。因太宗耕藉恩典,越级升任左司谏,入朝任户部判官、知制诰。不久,暂代判大理寺。


当时没收祖吉的赃钱,分别赐给执法官吏,向敏中援引钟离意推脱宝珠之事,独独没有接受。妖尼道安的案件,牵连到开封判官张去华,张去华是敏中的岳父,向敏中因此必须请求不参预审判定案。不久法官都被贬斥,向敏中还是因亲戚连累落职,出任广州知州。入朝辞谢时,向太宗当面叙述此事,太宗因此感动,答应不到三年召他回朝。第二天,升任职方员外郎,派遣他去上任。


广州兼掌管市舶事务,前任知州多涉及讥议。向敏中到荆南,预买药物前往广州,他在任无所需求,以清正廉洁闻名。就地升任广南东路转运使,召为工部郎中。太宗用飞白体书写向敏中及张咏二人的姓名交付中书省,说:“这两个人,是名臣,朕将任用他们。”左右侍臣因而称赞他们的才能,二人一同被任命为枢密直学士。


当时通进银司台负责出纳书奏,由枢密院管领,颇多壅塞阻遏,有时至于遗漏失误。向敏中据实奏说此事,担心边远地区有失事机,请求另外设置机构,任命-专门视事,校正簿书典籍,太宗下诏命向敏中与张咏掌领这个机构。太宗想要大加任用向敏中,当权大臣忌妒他。恰逢有人说向敏中在法寺时,皇甫侃监无为军榷务,因贿赂败露,写信给朝廷大臣要求从轻发落,向敏中也接受了此信。事情下传到御史台,审察事实,曾经有书信送到向敏中家,向敏中看到了他的名字,没有打开信封就打发使者离去。不久捕捉得皇甫侃的私僮诘问此事,说那封信不久被丢进筒中,埋在临江驿传房舍。赶紧往驿站挖掘得到书信,封题如故。太宗大为惊异,召见向敏中,安慰赏激,便决定升用向敏中。不久,拜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从任郎中到这时一百多天,越级提拔如此。当时西北用兵,枢密院的职责,专门负责图谋计议,向敏中明辨具有才能谋略,遇事敏捷,凡是两边道路、关卡、不定期的集市的地方,莫不周知。至道初年,升任给事中。


宋真宗即位后,向敏中刚好有疾告假,勉力起身,真宗在宫室的东厢接见了他,马上派遣他就职治事。进升户部侍郎。恰逢曹彬为枢密使,向敏中改任枢密副使。咸平初年,授官兵部侍郎、参知政事。随真宗前往大名,代理兼知枢密院事。当时是大仗之后,朝廷议论派重臣慰问安抚边郡,任命向敏中为河北、河东安抚大使,以陈尧叟、冯拯为副使,派一万禁兵护卫随从。所至之地访问百姓疾苦,设宴犒劳官吏,莫不感动高兴。


咸平四年(1001年),向敏中以安抚大使职拜同平章事,充任集贤殿大学士。


已故宰相薛居正的孙子薛安上无能,他的居宅有诏命不得买卖,向敏中违反诏令买其宅。适逢薛居正的儿子薛惟吉的寡妇柴氏将携带资产嫁给张齐贤,薛安上诉讼此事,柴氏于是说向敏中曾向自己求婚,没有答应,因此暗中庇护薛安上。真宗因而问向敏中,敏中说不久前丧妻不再议论婚事,从没有向柴氏求婚,真宗因不再追究。柴氏又击鼓,诉讼越来越急迫,便把此事下传到御史台处理,并得到向敏中买宅的状文。当时王嗣宗为盐铁使,向来忌妒向敏中,因而回答说,向敏中议娶王承衍的妹妹,密约已定但没有备礼前去求婚。真宗询问王氏得到证实,认为向敏中以前说不再议婚事是妄语,将其罢为户部侍郎,出知永兴军。


景德初年,复职兵部侍郎。当时夏州李继迁死,其子李德明上表请求归附宋朝,真宗就任命敏中为鄜延路缘边安抚使,不久返回京兆。


同年冬,真宗前往澶渊亲征,赐向敏中密诏,把西部边地全部交付给他,允许全权处理。向敏中得到诏书后收藏起来,像平常一样处理政务。恰逢腊月禳祭来驱除瘟疫,有人报告禁兵打算趁禳祭时作乱,向敏中秘密派部下军队身披铠甲埋伏在走廊下帷幕中。第二天,把宾客僚属军官全部召来,设酒听任检阅,没有一人预先知道。命令禳祭的人进入,先是驰骋于中门外,后召到阶台,敏中振振衣袖一挥,伏兵出来,把禁兵全部擒捉,果然各怀短刀,当场斩杀于此。接着除去尸体,用灰沙打扫院庭,张乐宴饮,在座的客人都两腿发抖,边藩于是安定。当时旧相出外镇,不以军事为意。寇准虽然有重名,所到之处整天游玩宴乐,就以所喜爱的歌0交付给富室,往往所得丰厚。张齐贤倜傥任情,获取劫掠-有时至于听任遣走。真宗听说这些事,称许向敏中说:“大臣出临四方,只有向敏中尽心于民事而已。”便有再任用向敏中的意思。


景德二年(1005年),因李德明盟约没有决定,改向敏中为鄜延路都部署兼知延州,委任他策划处理,又改任河南府知府兼西京留守。


大中祥符初年,议论封禅泰山,因向敏中德高有人望,召入朝廷,代理东京留守。祀礼成功,授任尚书右丞。 当时吏部幕职州县官多有稽留阻滞,朝廷命向敏中与温仲舒掌领其事。


不久后兼任秘书监,又领工部尚书,充任资政殿大学士,真宗赐御诗褒奖荣宠。真宗祭祀汾阴,向敏中又任留守。向敏中因厚重镇静,获众人敬服,真宗作诗派使者驰马赐给他。又授任刑部尚书。


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再授同平章事,充任集贤殿大学士,加中书侍郎。不久,充任景灵宫使,景灵宫建成后,进升兵部尚书,为兖州景灵宫庆成使。


天禧初年,加官吏部尚书,又拜应天院奉安太祖圣容礼仪使。升任右仆射兼门下侍郎、监修国史。改任玉清昭应宫使。因年老屡次请求辞官,真宗特诏不许。


天禧三年(1019年)重阳节,向敏中在皇苑中宴饮,傍晚回去后中风眩病,便未陪从郊祀。升任左仆射、昭文馆大学士,他奉表奏恳求辞让,又上表请求解除职务,都没有得到真宗准允。


天禧四年三月二十八日(1020年4月23日) ,向敏中逝世,终年七十二岁。真宗亲自临丧,伤心痛哭,为他辍朝三日,追赠其为太尉、中书令,谥号文简。向敏中的五子及女婿一同升官,亲族中又有数人受官。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正月,向敏中的曾孙女向太后(钦圣皇后)去世,宋徽宗追念不已,遂多次封赠向氏家族,向敏中也被追封为燕王。[


总评


向敏中姿态仪表奇伟高大,有礼节规矩,性情端厚平易近人,多智谋,通晓民政,善于处理繁杂剧烈的事务,对选用提拔持慎重态度。他居重要职位三十年,当时以重德称他,被真宗所优礼,因此虽然衰老生病,终不能辞谢。等到追赠的制书入朝,真宗特批说:“向敏中淳厚恭谨温和善良,宜益此意。”


历史评价


向瑀:大吾门者,此儿也。


彭仲元:不出十年,位至公相。


赵光义:二人者皆名臣,为朕记之。


赵恒:① 大臣出临四方,惟敏中尽心于民事尔。 ②向敏中大耐官职。 ③敏中淳谨温良,宜益此意。


曾巩:敏中沉毅寡私交,独为人主所知,多智,善保身,识大体,在相位,门无私,诸子不使当事任,虽处大事,若已不与,避远权势,慎於荐拔,大任几三十年,衰老犹不得谢,时论目为重德。


吕中:盖自李文靖(李沆)、王文正(王旦)当国,抑浮华而尚质实,奖恬退而黜奔竞,是以同列有向敏中之清谨,政府有王曾之重厚,台谏有鲁宗道之质直,相与养成浑厚朴实之风,以为天圣、景祐不尽之用。虽缙绅之议论,台谏之风采,道学之术,科举之文,非若庆历以来炳炳可观,而纪纲法度皆整然不紊,兵不骄,财不匮,官不冗,士不浮,虽庆历之盛,亦有所不及也。


脱脱:向敏中耻受赃物之赐以远其污,预避市舶之嫌以全其廉,坚拒皇甫侃之书以免其累,拜罢之际,喜愠不形,亦可谓有宰相之风焉。


王夫之:宋自雍熙以后,为平章、为参知、为密院、总百揆掌六师者,乍登乍降,如拙棋之置子,颠倒而屡迁。夷考其人,若宋琪、李昉、李穆、张齐贤、李至、王沔、陈恕张士逊、寇准、吕端、柴禹锡、苏易简、向敏中、张洎、李昌龄者,虽其闲不乏侥幸之士,而可尽所长以图治安者,亦多有之。


名人图文
  • 刘处玄

    刘处玄(公元1147--1203)字通妙,一说字道妙,号长生子。东莱(今山东掖县)人。自幼丧父,事母谨孝,不慕荣华,清静自守。大定九年从王重阳学道,游寓齐豫,乞食炼形,重阳君去世后,与马谭邱守孝庐墓三年,遵师遗言随谭长真奔赴洛阳,亦如谭长真以游方乞食为生,花街柳巷炼性。...

  • 宋五嫂

    宋五嫂为南宋著名民间女厨师,从开封逃难到杭州,因丈夫姓宋排行老五,大家都称她宋五嫂。那时从北方逃难来杭州的中原人很多,官民思乡难归,很想尝点乡味以解乡思。...

  • 余靖

    余靖(1000~1064),字安道,号武溪,韶州曲江人。自少才调聪华,博学强记,对于历代史记、杂家小说、阴阳律历、释道经卷,无所不读,以文学称著乡里。...

  • 朱勔

    朱勔[miǎn](1075年-1126年):江苏苏州人,朱冲,底层劳动人民出身,“本微贱,庸(佃)于人,梗悍不驯,抵罪鞭背。”苏州混不下去,朱冲流落城外,得遇游方道人,估计几度“后庭”后,老道爽极,送他几个治病的药方。...

  • 梁师成

    梁师成(?—1126年),字守道。北宋末年宦官,为“六贼”之一,政和间为宋徽宗所宠信,官至检校太傅。凡御书号令皆出其手,并找人仿照帝字笔迹伪造圣旨,因之权势日盛受贿,卖官鬻职等无恶不作,甚至连蔡京父子也谄附,故时人称之为“隐相”。...

  • 李邦彦

    李邦彦(?一 1130),字士美,怀州(今属中国河南沁阳)人。北宋末年政治人物,“靖康之难”投降派0臣之首,直接造成北宋灭亡。...

  • 童贯

    童贯(1054-1126) 字道夫(一作道辅),开封(今属河南)人。北宋权宦,“六贼”之一,性巧媚。初任供奉官,在杭州为徽宗搜括书画奇巧,助蔡京为相,京荐其为西北监军,领枢密院事,掌兵权二十年,权倾内外...

  • 张衜

    张衜(生卒年失详),字周甫,又字用叟,罗源县人。为人正直刚毅。南宋庆元间(1195~1200年)为太学生。时韩侘胄当权,为排除异己,指使党羽李沐攻击、诬陷右丞相赵汝愚...

热点名人
  • 邹应龙

    邹应龙(1173-1245年),又作应隆,字景初,泰宁城关水南街人。南宋。 ...

  • 赵汝愚

    赵汝愚(1140年—1196年2月20日),字子直,饶州余干人。南宋宗室名臣、学者,宋太宗赵光义八世孙,汉恭宪王赵元佐七世孙。 ...

  • 郭守文

    郭守文,名号不见于载,北宋并州太原人。世出将门之后,生于后唐清泰二年(935),卒于北宋端拱二年(989),终年55岁。 ...

  • 杨延昭-宋朝名将

    杨延昭(958—1014),本名延朗,号杨六郎,大中祥符五年(1012),因避宋真宗所臆造的圣祖赵玄朗讳名改,杨业之子,宋朝名将。 ...

  • 章惇

    章惇(1035年—1105年),字子厚,汉族,浦城(今属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书法家、诗人。 嘉祐二年(1057年......

  • 蔡确

    蔡确(1037年—1093年),字持正,泉州郡城人,北宋大臣,哲宗朝宰相,王安石变法的主要支持者之一。举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进士,调任邠州司理参......

  • 高琼

    高琼(935年―1006年12月26日),字宝臣。亳州蒙城(今安徽省蒙城县)人。北宋大将。 ...

  • 郑樵-宋代史学家

    郑樵(1104年4月26日—1162年4月26日),中国宋代史学家、目录学家。字渔仲,南宋兴化军莆田(福建莆田)人,世称夹漈先生。 ...

  • 包拯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 ...

  • 张衜

    张衜(生卒年失详),字周甫,又字用叟,罗源县人。为人正直刚毅。南宋庆元间(1195~1200年)为太学生。时韩侘胄当权,为排除异己,指使党羽李沐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