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雄

赵雄,1128-1193,字温叔,四川省资中县江渡人。宋孝宗时官至右丞相。光宗时,进封卫国公。他直言敢谏,御国,终遭诽谤而去职。

赵雄,1128-1193,字温叔,四川省资中县江渡人。宋孝宗时官至右丞相。光宗时,进封卫国公。他直言敢谏,御国,终遭诽谤而去职。


赵雄自幼受到良好教育。1163年4月,到成都乡试考中第一名。时左丞相虞允文宣抚西蜀,任用他办理公事。1169年,他受诏在便殿面见孝宗,应对称旨,被委正字之职。次年12月7日,赵雄同金使为孝宗贺寿接触中,机智地获得金方内部消息,连夜奏报孝宗,且相机畅谈恢复国土的方略,得到肯定,旋即升为右史。他对南宋被逼屈辱称臣的作法,十分愤慨,以翰林学士身份前往金邦,唇枪舌战,与金世宗据理抗争。 1171年4月1日,他再往盛京,同金世宗争辩,遭到金臣多次起哄,也凛然无畏。次年,赵雄回资阳为母守孝,仍思重振国威。1176年8月,赵雄由礼部侍郎升尚书。过两年,仍参与政事,每次觐晋,总不忘徽钦二宗灵柩在北,中原父老备受 ,提醒孝宗勿忘国耻。 5月3日,赵雄请准圣旨,把绍兴府统帅搜刮民脂民膏向皇室进贡的40万缗,用以抵减税捐,唤起民众同仇敌忾。1180年3月5日,赵雄鉴于镇江一带船只甚多,时常发生沉船事故,建议整治河道;恰朱熹上疏陈及时事,帝怒,命赵驳回,然雄能贴切分析,使孝宗能较全面地认识朱熹,并委熹为南康军之职。赵雄主张北方归附的人可以直接任吏部员外,要求解散宗庙、岳祠 800冗员。然而,这些正确主张,竟同枢密使王淮意见相左,发生了激烈冲突。次年,又遭流言,孝宗便疏远赵雄了。他罢相后,改知江陵府,他倡修江陵城防21 里,使百姓免于忧患。1194年1月18日,赵雄逝世。著有《赵雄奏议》20卷,时人编有《赵文定公遗事》1卷。总之,赵雄御敌治国的一生,是令人景仰的。


《宋史·赵雄传》



赵雄字温叔,资州人。为隆兴元年类省试第一。虞允文宣抚四蜀,辟干办公事,入相,荐于朝。乾道五年,召见便殿,孝宗大奇之,即日手诏除正字。


范成大使金,将行,雄当登对,允文招与之语。既进见,雄极论恢复。孝宗大喜曰:“功名与卿共之。”即除右史,两月除舍人。金使耶律子敬贺会庆节,雄馆伴。子敬披露事情不敢隐,逻者以闻。上夜召雄,雄具以子敬所言对,上喜。金使入辞,故事当用乐,雄奏:“卜郊有日,天子方斋,乐不可用。”上难之,遣中使谕雄,雄奏:“金使必不敢不顺,即有他,臣得引与就馆。”上大喜。雄请复置恢复局,日夜讲磨,条具合上意,除中书舍人。自选人入馆至此,未满岁也。


时金将起河南之役,议尽以诸陵梓宫归于我。上命雄出使贺生辰,仍止奉迁陵寝及正受书仪。雄既见金主,争辨数四。其臣屡喝起,雄辞益力,卒得请乃已,金人谓之“龙斗”。尝上疏论恢复计,大略谓:“莫若由蜀以取陕西,得陕西以临中原,是秦制六国之势也。”八年,以母忧去。


淳熙二年,召为礼部侍郎,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一日奏事,上曰:“今夏蚕麦甚熟、丝米价平可喜。”雄奏:“孟子论王道始于不饥不寒。”上曰“近世士大夫好高论,耻言农事,微有西晋风。岂知《周礼》与《易》言理财,周公、孔子曷尝不以理财为务?且不独此,士夫讳言恢复,不知其家有田百亩,内五十亩为人所据,亦投牒理索否?”雄曰:“陛下志在大有为,敢不布尧言,书之《时政记》。”十一月,同知枢密院事。五年三月,参知政事。十一月,拜右丞相。每进见,必曰“二帝在沙漠”,未尝离诸口也。


朱熹累召不出,雄请处以外郡,命知南康军。熹极论时事,上怒,谕雄令分析。雄奏:“熹狂生,词穷理短,罪之适成其名。若天涵地育,置而不问可也。”会周必大亦力言之,乃止。绍兴帅张津献羡余四十万缗,雄乞降旨下绍兴,以其钱为民代输和买身丁折帛钱之半,使取诸民者,民复得之,足以见圣主之德。


自雄独相,蜀人在朝者仅十数。及眷衰,有言其私里党者,上疑之。已而陈岘为四川制置,王渥为茶马,命从0。雄求去,诏勉留,曰:“丞相任事不避怨,选才无乡旧。”盖有所激也。0时蜀人未尝除蜀帅,雄请外,除观文殿大学士、四川制置使。王蔺为御史,以故事不可,上疏论之。雄乞免,改知泸南安抚使。上思雄不忘,改知江陵府。江陵无险可恃,雄请城江陵,城成,民不告扰。


张栻再被召,论恢复固当,第其计非是,即奏疏。孝宗大喜,翌日以疏宣示,且手诏云:“恢复当如栻所陈方是。”即除侍讲,云:“且得直宿时与卿论事。”虞允文与雄之徒不乐,遂沮抑之。广西横山 ,诸蛮感悦,争以善马至。上知栻治行,甚向栻,众皆忌嫉。洎栻复出荆南,雄事事沮之。时司天奏相星在楚地,上曰:“张栻当之。”人愈忌之。


光宗将受禅,召雄,雄上-,陈修身齐家以正朝廷之道,言甚剀切。诏授宁武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进卫国公,改帅湖北。疾甚,改判资州,又除潼川府,改隆兴府。绍熙四年薨,年六十五,赠少师。嘉定二年,谥文定。


TAGS: 宋朝宰相
名人图文
  • 刘处玄

    刘处玄(公元1147--1203)字通妙,一说字道妙,号长生子。东莱(今山东掖县)人。自幼丧父,事母谨孝,不慕荣华,清静自守。大定九年从王重阳学道,游寓齐豫,乞食炼形,重阳君去世后,与马谭邱守孝庐墓三年,遵师遗言随谭长真奔赴洛阳,亦如谭长真以游方乞食为生,花街柳巷炼性。...

  • 宋五嫂

    宋五嫂为南宋著名民间女厨师,从开封逃难到杭州,因丈夫姓宋排行老五,大家都称她宋五嫂。那时从北方逃难来杭州的中原人很多,官民思乡难归,很想尝点乡味以解乡思。...

  • 余靖

    余靖(1000~1064),字安道,号武溪,韶州曲江人。自少才调聪华,博学强记,对于历代史记、杂家小说、阴阳律历、释道经卷,无所不读,以文学称著乡里。...

  • 朱勔

    朱勔[miǎn](1075年-1126年):江苏苏州人,朱冲,底层劳动人民出身,“本微贱,庸(佃)于人,梗悍不驯,抵罪鞭背。”苏州混不下去,朱冲流落城外,得遇游方道人,估计几度“后庭”后,老道爽极,送他几个治病的药方。...

  • 梁师成

    梁师成(?—1126年),字守道。北宋末年宦官,为“六贼”之一,政和间为宋徽宗所宠信,官至检校太傅。凡御书号令皆出其手,并找人仿照帝字笔迹伪造圣旨,因之权势日盛受贿,卖官鬻职等无恶不作,甚至连蔡京父子也谄附,故时人称之为“隐相”。...

  • 李邦彦

    李邦彦(?一 1130),字士美,怀州(今属中国河南沁阳)人。北宋末年政治人物,“靖康之难”投降派0臣之首,直接造成北宋灭亡。...

  • 童贯

    童贯(1054-1126) 字道夫(一作道辅),开封(今属河南)人。北宋权宦,“六贼”之一,性巧媚。初任供奉官,在杭州为徽宗搜括书画奇巧,助蔡京为相,京荐其为西北监军,领枢密院事,掌兵权二十年,权倾内外...

  • 张衜

    张衜(生卒年失详),字周甫,又字用叟,罗源县人。为人正直刚毅。南宋庆元间(1195~1200年)为太学生。时韩侘胄当权,为排除异己,指使党羽李沐攻击、诬陷右丞相赵汝愚...

热点名人
  • 邹应龙

    邹应龙(1173-1245年),又作应隆,字景初,泰宁城关水南街人。南宋。 ...

  • 赵汝愚

    赵汝愚(1140年—1196年2月20日),字子直,饶州余干人。南宋宗室名臣、学者,宋太宗赵光义八世孙,汉恭宪王赵元佐七世孙。 ...

  • 郭守文

    郭守文,名号不见于载,北宋并州太原人。世出将门之后,生于后唐清泰二年(935),卒于北宋端拱二年(989),终年55岁。 ...

  • 杨延昭-宋朝名将

    杨延昭(958—1014),本名延朗,号杨六郎,大中祥符五年(1012),因避宋真宗所臆造的圣祖赵玄朗讳名改,杨业之子,宋朝名将。 ...

  • 章惇

    章惇(1035年—1105年),字子厚,汉族,浦城(今属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书法家、诗人。 嘉祐二年(1057年......

  • 蔡确

    蔡确(1037年—1093年),字持正,泉州郡城人,北宋大臣,哲宗朝宰相,王安石变法的主要支持者之一。举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进士,调任邠州司理参......

  • 高琼

    高琼(935年―1006年12月26日),字宝臣。亳州蒙城(今安徽省蒙城县)人。北宋大将。 ...

  • 郑樵-宋代史学家

    郑樵(1104年4月26日—1162年4月26日),中国宋代史学家、目录学家。字渔仲,南宋兴化军莆田(福建莆田)人,世称夹漈先生。 ...

  • 包拯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 ...

  • 张衜

    张衜(生卒年失详),字周甫,又字用叟,罗源县人。为人正直刚毅。南宋庆元间(1195~1200年)为太学生。时韩侘胄当权,为排除异己,指使党羽李沐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