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愔

杨愔(511~560年),字遵彦,小名秦王。南北朝时期北齐大臣。公元511年他出生于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一个贵族官僚之家,祖辈在拓跋氏立国时就投靠了鲜卑贵族统治者

杨愔(511~560年),字遵彦,小名秦王。南北朝时期北齐大臣。公元511年他出生于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一个贵族官僚之家,祖辈在拓跋氏立国时就投靠了鲜卑贵族统治者,在北魏王朝世代为官。父亲杨津在魏孝庄帝时位居司空。


杨愔生性颖悟,6岁开始读书,11岁时已通《诗》、《易》、《左氏春秋》。北魏孝明帝正光中,他随父到了并州(治所在今山西太原市),在晋阳(在今山西太原市)以西的悬瓮山(亦名龙山,或称汲瓮山、结绌山,在太原西南10里)读书。孝昌初年(525),杨津调任定州(治所在今河北定县)刺史,杨愔随父赴任所。这时,北方六镇军民大起义席卷燕赵,柔玄镇杜洛周领导的起义军打到了定州。杨津出兵与杜洛周作战,兵败,父子同当俘虏。之后,怀朔镇的起义军首领葛荣杀了杜洛周,他父子又被葛荣所获。葛荣为拉拢汉族名士,又赏识他的才学,对他委以重任,欲将女儿许配给他。他不愿订婚,便以有病推辞。葛荣被北魏军打败后,杨家父子返回了洛阳。


建义元年(528),孝庄帝即位,杨愔被拜为通直散骑侍郎,时年18岁。次年发生“元颢之乱”,他随堂兄杨侃保护孝庄帝北迁建州(故治在今山西晋城县东北),被孝庄帝除为散骑常侍。当时北魏统治阶级内部权力斗争十分激烈,北方军镇和关陇人民大起义声势浩大,他见政局动荡,无心从政,便弃官隐居嵩山。


永安三年(530)九月,杨侃帮助孝庄帝杀了控制朝政的权臣尔朱荣,尔朱氏各部出兵攻洛阳。次年,尔朱兆、尔朱度律在洛阳杀了杨津,杨愔逃到了信都(故治在今河北冀县东北),投靠在高欢部下,被高欢署为行台郎中。


高欢攻邺城(即今河南安阳市),他写了祭天的祭文,祈求“上天保佑”高欢。高欢攻克邺城,将他升为大行台右丞。他为高欢起草文檄命令,成为高欢的亲随,备受信任。


高欢拥立魏孝武帝后,率部北攻并州的尔朱兆。高欢打败尔朱兆,占据了并州,在晋阳(即今山西太原)建立大丞相府定居,杨愔随行。他患病去雁门的温泉治疗,有一个名叫郭秀的人,忌妒他才高,趁他洗澡的机会,以谎言骗他逃离高欢。他将衣帽抛在水边,假装溺水而死,更姓改名刘士安,逃到嵩山寺中,后又潜到光州(治所在今山东掖县,辖山东半岛胶莱河以东地区),东入田横岛,以教书为业。高欢探知他逃到光州,便命光州刺史奚思业寻找,终将杨愔送到邺城。他回到高欢身边后,不久又担任大行台右丞。


孝武帝与高欢之间矛盾加剧,高欢发兵南下,孝武帝-西逃长安。534年,高欢另立元善见为孝静帝,在邺城建立了东魏政权。他被擢为给事黄门侍郎,兼散骑常侍。后以本官兼吏部郎中,主管侍学和典选。


武定五年(547),高欢死后,儿子高洋继位,专断东魏朝政。七年(549),他被超擢为吏部尚书,加授侍中、卫将军。八年(550),高洋取代东魏,建立北齐政权,称文宣帝。他被加封为阳夏县男,以本官领太子少傅。文宣帝要立原妃李祖娥(汉人)为皇后,但鲜卑贵族反对。杨愔坚持依照汉、魏传统,立原妃为正宫。文宣帝采纳了他的意见,立李祖娥为皇后。由此,他和鲜卑贵族之间产生了矛盾。


天保三年(552)四月,他任尚书右仆射。又与高欢之女太原长公主成婚。他成了高氏皇戚,被拜为开府仪同三司。天保八年(557)四月,升为尚书左仆射,晋封华山郡公。次年五月,升为尚书令、骠骑大将军、加特进。掌管朝政,权综机衡。当高洋病重时,遗命他与高归彦、燕子献等辅佐太子高殷。天保十年(559)十月,文宣帝高洋死,皇太子高殷即位,年仅15岁。杨愔晋封为开封王,主管朝政。内外军政大事皆由他一人定夺,引起了高氏宗室权贵对他极为不满。


他认为文宣帝高洋在位时,对鲜卑贵族的封爵过滥,因而大加黜免,这就影响了鲜卑贵族的利益,引起了太皇太后娄昭君(高欢妻)、常山王高演、长广王高湛为首的怀朔鲜卑贵族集团的激烈反对,他们暗中策划准备除掉杨愔以打击汉人士子势力。


十一年(560)正月,他与皇太后李祖娥商议,欲将高演、高湛调出朝外任刺史,此事被宫人李昌义偷听,密告了娄昭君,未能实现。二月,他又改奏以常山王高演为太师、录尚书事,以长广王高湛为大司马、并省录尚书事(即并州刺史)。高演、高湛密议,以拜职为名,在尚书省大宴百官,邀杨愔赴宴。席间,高演以劝酒为暗号,召伏兵当场逮捕了杨愔,并将他打得头破血流,致一只眼珠被打出。他们将杨愔推到废帝高殷面前,启奏说:“杨愔欲擅朝政,若不早图,必为宗社之害。”太皇太后娄昭君在旁威逼废帝杀杨愔,16岁的废帝不敢答话,退避后殿。杨愔当即被杀,时年50岁。


他一生酷爱读书,家中藏书数千卷。所著的诗赋表奏书论等各种文章很多,死后,文稿多散失。他的门生收集残稿约有一万多字。


TAGS:
名人图文
  • 陈文玉

    陈文玉(570~638),齐康县(今海康县)榜山村人。雷州首任刺史,被尊为“雷祖”。文玉于南北朝陈太建二年(570年)出生在一个狩猎之家,少时生得貌相超群,明敏而健壮;年长又涉猎书传,具有过人的才智和武功,在“土著”人中享有崇高威望。...

  • 菩提达摩

    菩提达摩(Bodhidharma)南北朝禅僧,略称达摩或达磨,意译为觉法,据《续高僧传》记述,南印度人,属刹帝利种姓,通彻大乘佛法,为修习禅定者所推崇。...

  • 高阿那肱

    高阿那肱(?-公元580年),南北朝北齐时期将领,善无(今山西朔州右玉县)人。是北齐后主高纬的幸臣,曾任大丞相。后降北周,最终在蜀中随从王谦起兵,被诛杀。...

  • 韩凤

    韩凤(?-?),字长鸾,昌黎郡人,北齐后主高纬的权臣,与高阿那肱、穆提婆控制朝政,合称北齐“三贵”,掌权期间,败坏朝纲,加速北齐的灭亡。...

  • 穆提婆

    穆提婆,北魏秦州汉阳(今甘肃礼县)人,本姓骆,北齐女官陆令萱的儿子。穆昭仪因为受宠而被陆令萱收为养女,骆提婆为了以示亲近,自己也改姓为穆。...

  • 慕容恪

    慕容恪(321年—367年),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鲜卑族,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第四子 ,前燕景昭帝慕容儁之弟,十六国时期前燕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被后世誉为十六国十大名将之一。...

  • 南齐安陆昭王萧缅

    南齐安陆昭王萧缅(公元454年—公元491年),字景业,容貌清秀、举止优雅。最初担任秘书郎,为刘宋邵陵王刘友的文学侍从、中书郎。...

  • 侯植

    侯植(?~557年),字仁干,北周大臣。祖籍上谷(故治在今河北怀来县境),他的高祖父侯恕在后魏朝任北地郡守,遂迁家于泾州新平郡三水县(今陕西旬邑县)。...

热点名人
  • 陈庆之

    陈庆之(484年-539年),字子云,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将领。陈庆之虽不善于骑马和射箭,但是却富有胆略,是一位出色的儒将,曾以七千兵力抵敌10万,攻取洛......

  • 高殷

    高殷(545年-561年),字正道,南北朝时期北齐第二任皇帝,文宣帝高洋长子,年号乾明。为了防止篡位之事发生,高洋临死前诏令尚书令杨愔、黄门侍郎郑子默......

  • 杨侃

    杨侃(约487~531年),字士业。北魏末年大臣,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他出身于世代显贵之家,权势显赫,父兄叔侄同时在北魏做官,唯他不愿急于出仕......

  • 杨昱

    杨昱(?~531年),字元略,北魏大臣。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其家在北魏朝久为大官僚大地主之家,父曾官至太保。他依靠门荫入仕,初为广平王元怀的左......

  • 高阿那肱

    高阿那肱(?-公元580年),南北朝北齐时期将领,善无(今山西朔州右玉县)人。是北齐后主高纬的幸臣,曾任大丞相。后降北周,最终在蜀中随从王谦起兵,被诛......

  • 杨逸

    杨逸(499~530年),字遵道,北魏末年地方官吏。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杨津之子。其家族是北魏拓跋氏皇室的外戚,世代为贵族大地主。他初以门荫入......

  • 僧佑

    僧佑(445~518)齐梁时代高僧,律学大师,佛教史学家。俗姓俞,祖籍彭城下邳(今江苏雎宁西北),世居建业(今江苏南京)。幼年时代,他随同父母到建初寺......

  • 萧映

    萧映(459年—489年3月5日),字宣光,临川献王,太祖萧道成第三子也。宋元徽四年,解褐著作佐郎,迁抚军行参军,南阳王文学。...

  • 杨津

    杨津(469~531年),字延祚,北魏大臣。魏孝文帝令改字“罗汉”。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杨播之弟。由于他家是拓跋氏皇室的外戚,所以,当杨津11......

  • 兰钦

    兰钦,字休明,中昌魏人,南朝梁将领。初授东宫直阁,后因屡立战功升任衡州刺史。在任期间有惠政,甚得民心。后进号平南将军,封曲江县公。钦幼而果决,篸捷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