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亮

张亮(?-646年),郑州荥阳人(今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唐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张亮

张亮(?-646年),郑州荥阳人(今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唐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张亮早年以务农为业,后投靠瓦岗,隶属于徐世绩部下,随徐世绩降唐。在房玄龄的推荐下,担任秦王府车骑将军。在洛阳招募私党时,被告发下狱,拒不招供,因而有功,后封长平郡公,授怀州总管。


贞观年间,张亮历任御史大夫、光禄卿、豳夏鄜三州都督、相州大都督长史、工部尚书、洛州都督,封郧国公,因善于行政而颇得信任;后揭发侯君集谋反,改任刑部尚书;曾担任沧海道行军大总管,随军远征高句丽。


张亮宠信术士,由此逐渐萌生异志,并收有养子五百人。贞观二十年(646年),张亮被告谋反,斩于西市。


投奔瓦岗


张亮出身贫贱,年轻时以务农为业。隋朝末年,李密率领瓦岗军在荥阳、开封一带征战,张亮前去投奔,但是没有得到重用。


后来,瓦岗军中有人密谋反叛,张亮向李密告密。李密认为张亮是忠诚之人,便任命他为骠骑将军,隶属于黎阳(今河南浚县)徐世绩麾下。


效力秦王


618年(武德元年),张亮随徐世绩投降唐朝,被任命为郑州刺史。当时,郑州被王世充夺取,张亮无法赴任,便逃到共城山,不久,张亮被改封为检校定州别驾。621年(武德四年),刘黑闼作乱,徐世绩奉命讨伐,命张亮守卫相州(今河南安阳)。张亮见敌军势大,弃城逃走。


后来,张亮得到房玄龄的推荐,被秦王李世民召入天策府,担任车骑将军。张亮逐渐得到李世民的赏识,被视为心腹之人。


626年(武德九年),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的矛盾激化。张亮奉命到洛阳,秘密联结山东豪杰,以备局势变化。齐王李元吉得知,便到唐高祖面前告发张亮图谋不轨。唐高祖命有司拷问张亮,张亮紧守秘密,最终得以释放,遣回洛阳。不久,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李建成、李元吉,登上帝位,是为唐太宗。张亮因功被封为右卫将军、怀州总管、长平郡公。[5-6]


历任要职


631年(贞观五年),张亮担任御史大夫,改任光禄卿,进封鄅国公,此后又历任豳州(今陕西咸阳北部)、夏州(陕西横山)、鄜州(今陕西富县)三州都督。633年(贞观七年),张亮进封金紫光禄大夫,兼任相州大都督长史。637年(贞观十一年),改封郧国公。张亮在任职期间,常常暗遣手下侦知治下善恶细隐,抑制豪强,抚恤贫弱,因此得到称赞。


640年(贞观十四年),张亮入朝担任工部尚书。641年(贞观十五年),改任太子詹事,又出任洛州(今河南洛阳)都督。643年(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挂在凌烟阁,张亮位列第十六位。不久,陈国公侯君集因罪被杀,张亮因曾检举侯君集,得到唐太宗的嘉奖,并改任刑部尚书,参预朝政。


644年(贞观十八年),唐太宗征讨高句丽,张亮多次劝谏都被拒绝,于是自请随行,被任命为沧海道(一作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管理军船事宜。


645年(贞观十九年),张亮率兵从东莱(今山东龙口)渡海至辽东,攻陷卑沙城(今辽宁大连),屯兵于建安城下(今辽宁营口)。当时,张亮营寨尚未扎好,遇到敌军劫营,军中都惊慌失措。张亮生性怯懦,对此毫无对策,只是坐在胡床上,一言不发。军中将士却以为张亮临危不惧,在副将张金树的带领下鸣鼓奋击,竟大破敌军。唐太宗得知后,也知道张亮没有将帅之才,并未责备于他。


被杀


起初,张亮抛弃结发妻子,迎娶李氏。李氏生性0、骄横,张亮对她既宠爱又惧怕。后来,李氏与人私通,张亮却将此人收为养子,取名张慎几。此外,李氏还喜好巫蛊左道,交结巫师,又干预政事,逐渐将张亮的名声败坏掉。


张亮在相州时,假子公孙节对他说了一句谶语:“弓长之主当别都。”张亮认为相州是北朝旧都(相州的州治邺城是南北朝时期东魏、北齐国都),弓长为张,是自己的姓氏,心中遂生出不臣之心。后来,张亮私下对宠信的术士程公颖道:“您从前说陛下是真正的天下之主,怎么说得这么神?”程公颖知道张亮的意思,便称其卧如龙形,必能大贵。张亮又对公孙节的哥哥公孙常道:“我有一个小妾,算命的说她一定能成为王姬。”公孙常则称在谶书中有张亮的名字,张亮大喜。


646年(贞观二十年),陕州(今河南陕县)人常德(一作常德玄)告发张亮私养义子五百人,蓄意谋反。唐太宗命马周调查此事,程公颖与公孙常都证实张亮谋反。张亮辩解道:“这两人是怕死,所以诬陷我。”随即自述是佐命旧臣。唐太宗道:“张亮私养义子五百人,是想干什么,就是要造反。”百官也都认为张亮应判死罪。唐太宗便派长孙无忌、房玄龄到狱中与张亮诀别,然后将他押到长安西市斩首,并没收其家中全部财产。


名人图文
  • 高力士

    高力士(684年—762年),原名冯元一,中国古代唐朝宦官,曾任骠骑大将军,封爵齐国公。高力士年幼入宫,被高延福收为养子,故而改名。高力士曾协助玄宗平定韦后之乱,所以深得唐玄宗信任,他也对唐玄宗忠心耿耿,被誉为“千古贤宦第一人”。...

  • 李辅国

    李辅国(704年―762年),唐肃宗时当权宦官,唐代第一个当上宰相的宦官。本名静忠,曾赐名护国,后改辅国,相貌奇丑无比。李辅国四十岁之前无所作为。安史之乱期间,劝说太子李亨继承帝位。...

  • 归仁绍

    归仁绍,苏州吴(今江苏吴县)人。生卒年不详。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己丑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三十人,其中有司空图等人。...

  • 孙伏伽

    孙伏伽(?—658)贝州武城(今山东省武城县)人。隋朝末年,孙伏伽便涉足官场,做了一名小吏,几经升迁,至隋炀帝末年,成为京畿万年县的法曹,负责审理刑狱,督捕奸盗,查办赃赂,是万年县颇有点权势的官员。...

  • 方干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唐青溪(今淳安)人。从小爱吟咏,深得师长徐凝的器重。一次,因偶得佳句,欢喜雀跃,不慎跌破嘴唇,人呼为“缺唇先生”。桐庐章八元爱其才,招为过门女婿,遂居家桐江白云源(今桐庐芦茨乡)。...

  • 贯休

    贯休,唐兰溪人,字德隐,俗姓姜氏,七岁出家,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既精奥义,诗亦奇险,兼工书画,初为吴越钱镠所重,后谒成汭荆南,汭欲授书法,休曰须登坛乃授,汭怒遞放之黔。...

  • 王贞白

    王贞白(875-958),字有道。永丰镇人,唐乾宁二年(895)进士,是广丰第一个进士,授校书郎,后知时局不可为,便退隐乡里,在今广丰中学院内建山斋,传道授业,尝与罗隐、方干、贯休等名士同游唱和,号称当时“四大诗人”,为四方学者所推崇。...

  • 罗隐

    罗隐(833—910),字昭谏,自号江东生。原名横,后因屡试不第,改名为隐。唐末新城饮贤罗家(今富阳城阳乡)人。祖知微,福唐县令;父修古,曾应开元礼。...

热点名人
  • ​常建

    ​常建,唐代诗人。生卒年、字号均不详。或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天宝中,官盱眙尉。后隐居鄂渚的西山。常建一生沉沦失意,耿介自......

  • 李大亮

    李大亮(586~644年),唐初将领。雍州泾阳(今陕西泾阳县)人。祖籍为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曾祖父李琰在后魏时官度支尚书,遂迁居京兆。其父李充节仕......

  • 李孝恭

    李孝恭(591—640年),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唐朝宗室,大将。李孝恭是唐高祖李渊的堂侄。父亲李安,隋朝时任领军大将军,......

  • 苗晋卿

    苗晋卿(685年-765年),字元辅,潞州壶关(今山西壶关)人,唐朝宰相。 ...

  • 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625年—680年11月1日),唐朝宗室女,汉族。汉名无记载,吐蕃尊称甲木萨(藏语中“甲”的意思是“汉”,“木”的意思是“女”,“萨”的意思......

  • 王潮

    王潮(846~897年),字信臣,唐会昌六年(846年)生。祖籍琅琊郡(今山东半岛东南部),五代祖王晔曾任光州(治所在今河南省潢川县)固始县令,遂定居......

  • 储光羲

    储光羲(约706—763年),山东兖州人。唐代诗人。其诗以描写田园山水著称。为田园山水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 ...

  • 安乐公主李裹儿

    安乐公主(684年-710年)为中国唐朝唐中宗李显最小女,母亲为韦后,本名李裹儿。生于684年,其时正值武则天贬黜李显至房陵。她出生时,中宗脱下自己的......

  • 薛万彻

    薛万彻,汉族,京兆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原籍敦煌(今属甘肃)。隋朝左御卫大将军薛世雄第四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妹夫。隋末唐初名将,外戚,仕唐官至右武卫......

  • 李泌

    李泌(bì)(722年—789年4月1日 ),字长源,京兆(今陕西西安)人。祖籍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唐朝中期著名道家学者、政治家、谋臣,为南北朝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