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公谨

张公谨(594年-632年),字弘慎,汉族,魏州繁水人,唐朝初期政治人物和军事将领,曾在唐与- 厥的战争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另外,在玄武门之变中辅佐了日后唐太宗李世民登基。

张公谨(594年-632年),字弘慎,汉族,魏州繁水人,唐朝初期政治人物和军事将领,曾在唐与- 厥的战争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另外,在玄武门之变中辅佐了日后唐太宗李世民登基。


 张公谨开始在王世充手下为官。高祖李渊建唐,张公谨归国,後为尉迟敬德等人荐於李世民,引入幕府。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让占卜的人烧龟甲卜吉凶,张公瑾恰巧从外而入,拿起龟甲扔在地上,进言道:「凡行卜签,是以决嫌疑,定犹豫,现在举事不疑,用得著卜卦吗?如果卜不吉,势已不可停阻,希望大王仔细想想。」李世民深然其言。其年六月四日,张公谨与长孙无忌等九人埋伏於玄武门之外,成为李世民日後登基的关键人物之一。李建成、李元吉被杀後,其党羽进攻玄武门,张公谨有勇力,「独闭门以拒之」。贞观元年(627年),拜代州都督。後助李靖伐突厥,擒颉利,屡有战功,封邹国公。不久,在襄州都督任上,张公谨病死,时年仅三十九。太宗不避辰日而哭之(古礼及当时风俗,辰日不能哭泣),諡曰襄。贞观十三年(639年),改封郯国公。演义历史


 在北平府任四品旗牌长。秦琼发配北平府,张公谨慕秦琼之名已久,一见如故引为知己。突厥元帅红海率军占领瓦关口,公谨曾与众兄弟一起大战红海。秦母寿辰,张公谨等跟随罗成前往祝寿,在贾柳楼与众豪杰结拜兄弟,排名第十一。刘黑闼乘罗成助阵铜旗阵北平空虚之机,偷袭北平府,罗艺战死,公谨随罗松父子保护其家眷至瓦岗,后随李密归唐,被封为廷尉。


参见玄武门之变


 武德九年六月(626年6月),太子李建成逼迫当时是秦王的李世民政变,以拥立自己成为皇帝。李世民幕僚长孙无忌、尉迟恭等劝告李世民先发制人,进行政变自己当皇帝。李世民很犹豫,征求秦王府幕僚们的意见,大家都支持政变。李世民又命人进行占卜以卜吉凶,当时恰好秦王府的幕僚张公谨从外面进来,便将占卜的龟壳夺过来扔在地上,说:“占卜是为了决定疑难之事的,现在事情并无疑难,还占卜什么呢!如果占卜的结果是不吉利的,难道就能够停止行动了吗?”于是才坚定了李世民政变的决心。


 玄武门之变过程中,太子李建成被杀后,其部下翊卫车骑将军冯立得知建成身死,叹息道:“难道能够在太子生前蒙受恩惠而太子一死便逃避祸难吗!”于是,他与副护军薛万彻、屈直府左车骑谢叔方率领东宫和齐王府的精锐兵马两千人,急驰赶到玄武门,准备为太子和齐王报仇。张公谨臂力过人,他独自关闭了大门,挡住冯立等人,冯立等人无法进入,保护了李世民。


反击- 厥


 贞观三年(629年),在经历了- 厥不断的袭扰和渭水之盟的耻辱之后,当时任代州都督的张公谨审视华突双方的势力和形势,正确的向唐太宗李世民进言请求开始对- 厥的反击,并列举了六个原因:“第一、- 厥可汗颉利的统治残暴,杀忠臣良将,而听信奸臣小人的言语;第二、薛延陀等突厥部落反叛颉利;第三、颉利得罪了突利、拓设、欲谷设等突厥领袖,使其内部不团结,这些领袖不可能甘心居颉利之下;第四、塞北突厥驻地今年天气恶劣,霜冻时间比往年早,使粮食减产,部队粮食供应必然短缺;第五、颉利疏远自己同族各部落,而亲近外族诸侯将领,但这些将领心存犹豫,并不真心归顺,如果唐朝大军到来,他们必定倒戈使突厥内乱;第六、目前华人已经逐渐在北方定居,而且数量众多,如果唐朝派遣军队,这些华人一定支持响应。”唐太宗于是派遣李靖为行军总管,张公谨为副总管前往讨伐- 厥,参见唐与突厥的战争。


 之后李靖袭击了定襄城,李世勣在白道截击- 厥成功,颉利可汗与唐朝交好,唐朝则派遣唐俭为使者前往- 厥安抚。这时李靖建议出兵偷袭- 厥,张公谨则表示反对:“皇帝的诏书已经同意突厥投降,而且使者唐俭等还在突厥处,怎么能在这个时候发兵攻击呢?”参见阴山之战。


名人图文
  • 高力士

    高力士(684年—762年),原名冯元一,中国古代唐朝宦官,曾任骠骑大将军,封爵齐国公。高力士年幼入宫,被高延福收为养子,故而改名。高力士曾协助玄宗平定韦后之乱,所以深得唐玄宗信任,他也对唐玄宗忠心耿耿,被誉为“千古贤宦第一人”。...

  • 李辅国

    李辅国(704年―762年),唐肃宗时当权宦官,唐代第一个当上宰相的宦官。本名静忠,曾赐名护国,后改辅国,相貌奇丑无比。李辅国四十岁之前无所作为。安史之乱期间,劝说太子李亨继承帝位。...

  • 归仁绍

    归仁绍,苏州吴(今江苏吴县)人。生卒年不详。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己丑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三十人,其中有司空图等人。...

  • 孙伏伽

    孙伏伽(?—658)贝州武城(今山东省武城县)人。隋朝末年,孙伏伽便涉足官场,做了一名小吏,几经升迁,至隋炀帝末年,成为京畿万年县的法曹,负责审理刑狱,督捕奸盗,查办赃赂,是万年县颇有点权势的官员。...

  • 方干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唐青溪(今淳安)人。从小爱吟咏,深得师长徐凝的器重。一次,因偶得佳句,欢喜雀跃,不慎跌破嘴唇,人呼为“缺唇先生”。桐庐章八元爱其才,招为过门女婿,遂居家桐江白云源(今桐庐芦茨乡)。...

  • 贯休

    贯休,唐兰溪人,字德隐,俗姓姜氏,七岁出家,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既精奥义,诗亦奇险,兼工书画,初为吴越钱镠所重,后谒成汭荆南,汭欲授书法,休曰须登坛乃授,汭怒遞放之黔。...

  • 王贞白

    王贞白(875-958),字有道。永丰镇人,唐乾宁二年(895)进士,是广丰第一个进士,授校书郎,后知时局不可为,便退隐乡里,在今广丰中学院内建山斋,传道授业,尝与罗隐、方干、贯休等名士同游唱和,号称当时“四大诗人”,为四方学者所推崇。...

  • 罗隐

    罗隐(833—910),字昭谏,自号江东生。原名横,后因屡试不第,改名为隐。唐末新城饮贤罗家(今富阳城阳乡)人。祖知微,福唐县令;父修古,曾应开元礼。...

热点名人
  • ​常建

    ​常建,唐代诗人。生卒年、字号均不详。或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天宝中,官盱眙尉。后隐居鄂渚的西山。常建一生沉沦失意,耿介自......

  • 李大亮

    李大亮(586~644年),唐初将领。雍州泾阳(今陕西泾阳县)人。祖籍为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曾祖父李琰在后魏时官度支尚书,遂迁居京兆。其父李充节仕......

  • 李孝恭

    李孝恭(591—640年),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唐朝宗室,大将。李孝恭是唐高祖李渊的堂侄。父亲李安,隋朝时任领军大将军,......

  • 苗晋卿

    苗晋卿(685年-765年),字元辅,潞州壶关(今山西壶关)人,唐朝宰相。 ...

  • 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625年—680年11月1日),唐朝宗室女,汉族。汉名无记载,吐蕃尊称甲木萨(藏语中“甲”的意思是“汉”,“木”的意思是“女”,“萨”的意思......

  • 王潮

    王潮(846~897年),字信臣,唐会昌六年(846年)生。祖籍琅琊郡(今山东半岛东南部),五代祖王晔曾任光州(治所在今河南省潢川县)固始县令,遂定居......

  • 储光羲

    储光羲(约706—763年),山东兖州人。唐代诗人。其诗以描写田园山水著称。为田园山水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 ...

  • 安乐公主李裹儿

    安乐公主(684年-710年)为中国唐朝唐中宗李显最小女,母亲为韦后,本名李裹儿。生于684年,其时正值武则天贬黜李显至房陵。她出生时,中宗脱下自己的......

  • 薛万彻

    薛万彻,汉族,京兆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原籍敦煌(今属甘肃)。隋朝左御卫大将军薛世雄第四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妹夫。隋末唐初名将,外戚,仕唐官至右武卫......

  • 李泌

    李泌(bì)(722年—789年4月1日 ),字长源,京兆(今陕西西安)人。祖籍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唐朝中期著名道家学者、政治家、谋臣,为南北朝西......